021-56327980
13917840178
企业公告:NOTICE
诚信为本,市场永远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咨询热线

13917840178
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天祝路555弄11号
电话:+86-021-56327980
传真:+86-021-56327586
邮箱:bocai178@126.com

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中心 >

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游 代表委员建议增加人脸识别验证频率

发布时间:2022/03/06点击量:

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游 代表委员建议增加人脸识别验证频率
来源:北京青年报
 
原标题:建议增加人脸识别验证频率
 
  2021年6月1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施行。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增设了“网络保护专章”,从立法角度为未成年人提供网络保护。
 
  其中提到,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
 
  全国政协委员于欣伟
 
  严管孩子通过家长身份证注册游戏账号
 
  “在孩子要求家长人脸识别时,要认真核实用途,倘若是冒用身份玩游戏,家长应敢于说‘不’并合理引导。
 
  此外,家长也应当尊重孩子,给孩子适度的自由。”
 
  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市政协副主席、民革广州市委会主委于欣伟长期以来一直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这次两会她带来了一份关于《压实网游企业、学校和家长责任 确保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游措施落地见效》的提案。
 
  于欣伟表示,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等六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等,已明确了游戏企业、家长、社区、学校、教育、出版、网信等部门在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在全社会共同努力和参与下,已取得明显成效。不过,这项工作仍然面临一些挑战,比如,根据去年发布的《中国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进展报告》,仍有相当数量未成年人因身份信息冒用或网络原因不被防沉迷系统识别,从而绕开了防沉迷系统继续玩游戏。
 
  于欣伟认为,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有多个:一是国家并未强制要求游戏企业或平台设置成年人用户人脸识别功能,使孩子容易冒用家长身份证来进行认证;二是孩子借用学习等需要为由,哄骗家长刷脸通过人脸识别认证,绕开防沉迷系统;三是非法团伙出租游戏账号并代人脸识别网络黑产及其他网络求助,更是从技术上带来防沉迷难题;四是防沉迷系统对不需要账号登录、不需要网络、自主下载或购买的单机游戏发挥不了作用。因此,于欣伟提出,需要进一步压实游戏企业、学校和家长责任,让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措施真正落地生效。
 
  对此,于欣伟认为,首先要进一步压实游戏企业的责任。成年人用户在交易、登录时,强制人脸识别,同时,减少疑似未成年人使用成年人账户的人脸识别时间周期、增加人脸识别验证需求频率。
 
  其次,进一步压实学校的责任。学校要严格落实教育部办公厅等六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细化工作措施,加强手机、平板等终端设备管理,严把校内上网服务安全防护关,强化教育疏导关,丰富学生的文体活动,构建家校共育协作机制,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学校要开展常态化的对标检查工作,对查出的问题,要及时补齐短板漏洞;针对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要及时开展专项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要使家长了解孩子可以通过冒用家长或其他成年人游戏账户绕开新规,了解如何借助手机管控孩子玩游戏,这些应作为亟待加强的工作;要把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管理工作作为评价学校、年级、班级、教师管理工作成效的重要内容,综合运用明察暗访、通报排名、面对面约谈、调整主要负责人岗位等方式倒逼责任落实,确保工作实效。
 
  家长的责任也要进一步压实。于欣伟认为,家长要树立家庭是防沉迷第一防线的责任意识,切实承担自己的管理责任。结合教育“双减”,优化孩子课后安排,突出加强思想教育和培育综合素质,防止“双减”留下时间、让孩子沉迷游戏。同时,加强学习,掌握沉迷网络游戏的早期识别和干预知识,严管孩子通过家长身份证注册游戏账号,控制手机支付限额、日常消费限额和孩子上网的经济来源。要切实履行监护职责,在孩子使用网络游戏时要督促其以真实身份验证,在孩子要求家长人脸识别时,要认真核实用途,倘若是冒用身份玩游戏,家长应敢于说“不”并合理引导。此外,家长也应当尊重孩子,给孩子适度的自由,抽出更多时间陪伴孩子成长,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文/本报记者 蒋若静
 
  全国人大代表赵皖平
 
  农村孩子沉迷网络游戏更应引起关注
 
 
  要鼓励符合条件的孩子寄宿就读,营造‘大家庭’的氛围,其间加强教育管理,强化留守儿童生活自理能力。”
 
  “因为沉迷网络游戏,很多孩子毁掉了自己的前程。我曾经得到过好几千名家长的联名信,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科院副院长赵皖平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当时《未成年人保护法》还没有修订,后来在修订的过程中征求了我们的意见,最终把网络游戏相关的内容也写了进去。”
 
  2021年6月1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施行。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增设了“网络保护专章”,从立法角度为未成年人提供网络保护。其中提到,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
 
  赵皖平说,相比城市孩子来说,农村孩子沉迷网络游戏的问题更应引起关注,“在部分农村,随着大量年轻父母外出务工,隔代养育现象极为突出”。
 
  据全国妇联发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超过6000万,总体规模仍在扩大。这些孩子缺乏有效关爱和正确引导,“近乎处于失控状态”导致许多农村学生出现厌恶原生家庭、厌学和轻生等负面倾向。
 
  “农村很多孩子的父母都在城里打工,虽然现在也有农民工学校,但是大部分孩子的监护人不是父母,而是家里的亲戚等,这让网络游戏、手机游戏‘有机可乘’。因为孩子小、自控力辨别力都很差,如果没有外在的干预,就会陷进去,这种例子太多了。”赵皖平表示。
 
  “农村孩子的课外娱乐主要依赖手机,有人沉迷手机游戏和网络直播,对学习生活缺乏目标和动力,或因受到网络不良风气的影响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赵皖平认为,造成农村儿童精神世界“营养不良”的原因还有两个,一个是专业教师缺乏,影响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另一个是思政教育缺位,爱国及法制教育流于表面。
 
  他说,农村小学规模越来越“小”、学生越来越少、老师越来越“老”的状况依然存在。 大约只有40%的村小学有专门的体育、音乐和美术老师,各村音乐、美术、计算机等课程老师大多是文化课老师兼职,素质教育教师仍然极度缺乏,教师专业不对口现象十分突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制约农村教育持续性发展的瓶颈。学校向来是执行思政教育的重要场所,农村小学的思政教育往往单纯依赖《道德与法治》课,而思政老师又由其他老师兼任,精力分散对课程的研究和挖掘不够,往往仅照本宣科地完成基本教学任务。
 
  赵皖平建议,要涵养农村德育文化氛围,营造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切实采取措施,多管齐下,形成合力,加强德育实效性建设,积极营造健康的育人环境。“结合地区特点,挖掘地方资源,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以文明礼仪教育为主线,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学生抵御外界的不良风气。建立健全心理咨询和辅导制度,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的问题,引导同学之间互敬互爱,增强对老师的信任,做到有的放矢。”
 
  他还提到,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班刊、校刊等平台加强宣传阵地建设,牢牢把握正确的思想行为导向,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赵皖平还建议,要统筹学校、家庭与社会资源,打破家校壁垒齐抓共管。他说,要鼓励符合条件的孩子寄宿就读,营造“大家庭”的氛围,其间加强教育管理,强化留守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自尊自强的精神,鼓励孩子定期与父母亲人电话、视频沟通感情。同时,帮助孩子戒除“网瘾”,引导家庭走出“爱的误区”,要求家长制定家规,多陪伴孩子做作业、运动、做家务。建立“家校联系卡”,方便实际沟通联系。
 
  “开展隔代教育监护人培训班,由学校在春节或其他节日农民工返乡时间,组织孩子父母、祖父母参加家长培训班,教授家庭教育的技能和方法,鼓励在家长会时互相交流讨论,改进教育方法。设立校园开放日,邀请家长走进校园,深入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赵皖平说,要强化师资配备,将乡镇党委干部、公安干部、地方优秀党员和地区“好人”补充进道法课程的兼职教师队伍,丰富思政课程内容,对本土红色教育资源进行深入挖掘,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文/本报记者 孟亚旭
 
  全国人大代表杨金龙
 
  合理引导游戏时间 不宜走极端
 
  “不宜走极端,完全不让孩子们打游戏也很难真正实现,而是要合理利用时间,玩游戏不能过度。”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持续对游戏行业进行整顿,剑指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等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杭州技师学院教师杨金龙早在2020年全国两会上就提出建议,用“刷脸”技术来实现“实人认证”,以“实人认证”为基础,建立防沉迷防过度消费系统等。2020年下半年,杨金龙就陆续收到相关部门的书面答复,介绍有关政策正在制定中,这让他备受鼓舞,“提出建议管用,实现上下联动,履职积极性更高了”。
 
  此后,对游戏的规范管理持续进行,杨金龙也一直关注,他认为近年来年轻人沉迷游戏的问题有了明显改善,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游戏开发商要注意内容和情节对年轻人的影响,家长要更关心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学校要为孩子们提供更丰富的文体活动,综合施策,逐步改善这个问题。
 
  杨金龙表示,2021年8月,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提出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严格落实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和登录要求,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
 
  谈及一些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游的措施,杨金龙表示:“我认为不宜走极端,完全不让孩子们打游戏也很难真正实现,而是要合理利用时间,玩游戏不能过度。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游戏有社交属性,有的孩子玩游戏,可能就是小伙伴都玩,这样大家才有共同语言。家长也不能推卸自己的责任,有的小孩沉迷游戏,是不是说明家长的引导和教育存在缺失?为什么别的孩子就没这么沉迷,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从游戏本身来看,内容要正能量一些。有些游戏内容比较残酷,甚至血腥,小孩子可能会沉迷其中的角色,对身心健康不利。所以,游戏开发和后期审核上要严格把关,内容最好是益智类的。游戏开发者要思考,一款游戏出来后,内容和情节对社会有没有危害,对小孩有没有危害。”
 
  杨金龙称,现在对游戏行业进行了一些限制,包括时长等,除了控制,还要合理引导。要减少孩子们玩游戏的时间,就要给他们提供更多的选择,用更有意义的事情来填充空余时间。比如,各级各类学校要多提供一些文体活动,让学生们在学校的课余活动再丰富一些,在学习之余可以多参加体育活动,有益身心健康,也能培养更多爱好,提高格调。此外,家长也要更重视,小孩的习惯是可以培养和规划的,家长多用心陪陪孩子,也多提供一些兴趣爱好活动,对于玩游戏也立一些规矩,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律。(记者 李泽伟 统筹刘晓雪)
 
(责编:温璐、吴楠)